预防诈骗也是为高考护航
“我有内部指标,可以保孩子上名校。”“我这是定向招生,低分可录。”“来这里交钱就能提前查成绩……”
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,接下来就是选择院校和填报志愿了。而这个时候,也是涉考类诈骗案件的高发期。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及其家长的焦虑心理,散布虚假信息,利用考生和家长对分数、对学校、对录取的期望,实施诈骗。每年针对高考诈骗,政府部门和媒体、专家都有提醒,并在公开渠道揭露骗局套路,可还是有家长、考生被骗,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心理关没过去。
无论高考诈骗花样有多少,无论套路如何更新换代,其根本都是以定向招生、内部名额等为诱惑,一步步击破考生和家长的心理防线。简单来说,就是利用了考生和家长在信息上的时间差,以及部分考生和家长求学心切的心理,让考生和家长丧失基本的理性和判断力,最终掉进陷阱。
考生和家长要避免上当受骗,守正很重要,要克服焦虑、急躁的心理。一方面,家长和考生要保持冷静头脑,平心静气,并根据实际成绩合理填报志愿,不能因为焦虑而乱了方寸。心乱则神不宁,警惕性、识别能力就会降低,如果恰在此时天上再掉个馅饼,势必上当受骗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。所以,考生和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丢掉紧张情绪,正确理性看待填报志愿一事。
另一方面,家长和考生要通过权威、正规的渠道获取和高考有关的信息,遇到各种“好事”,不妨留个心眼,多思考、问明白,或向权威机构征询意见,切不可把道听途说的各种小道消息当做“秘籍宝典”。考生和家长只要多一点用心、多一点留心、多一次求证,就能给自身多一份保护。
“护航高考”是每年6月的一个重要话题。据教育部公布的信息,2022年国内高考报名人数已经达到了1193万人。为了让考生能顺利应考,高考期间,教育部门、招生考试机构也会同网信、公安等部门集中开展一系列专项行动,目的就是要实现平安高考。高考顺利结束,但“护航高考”还没有结束,预防高考诈骗也应成为“护航高考”的重要一部分。
在这部分当中,不仅需要各部门齐抓共管、严厉惩治,更需要考生和家长提高防骗意识、增强识骗能力,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织就一张保护“大网”,让高考骗局无机可乘。
(李康嘉)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sxzf.gov.cn/html/212/118847.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下一篇:民间借贷利息约定要明确
- 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...2025-09-18
- 农业农村厅会同生态环...2025-09-18
- 厅农业资源环境处 省...2025-09-18
- 当低空经济遇见现代农...2025-09-18
- 农业农村部党组召开2...2025-09-18
- 农业农村部、水利部召...2025-09-18
- 江文胜出席联合国粮农...2025-07-17
- 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奋...2025-07-17
- 中央第四指导组与农业...2025-07-17
- 第十一届新疆农产品北...2020-12-09
- 河南省25个省级传统...2020-12-08
- 鄂中专员办到荆州市农...2020-09-16
- 金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...2020-12-08
- 铜梁冬到人不闲 宜机...2020-12-09
- 禄丰县电商消费扶贫成...2020-12-09
- 一条乡村公路 幸福一...2020-12-09
- 大米选哪家?嘉定优质...2020-12-08
- 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2020-12-09
- 加强党建引领长沙部署...2020-05-11
- 政讯通沈阳环保联合调...2020-12-10
- 乘势而为、以査促核,...2020-12-09
- 陕西平利:真监督确保...2020-05-11
- 犹有临风啸咏声2021-03-17
- 嘉定马陆镇城管执法中...2020-12-09
- 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生态...2020-11-27
- 学习党史国史 践行初...2021-03-17
- 环保从娃娃抓起2020-12-09